目前分類:開源節流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民以食為天,吃飯還真是一件生活的大事!為了控制預算,也不想餐餐外食,因為外食會被店家、距離還有時間限制外,帶個小孩出門也太不方便(若還遇上下雨天,那就真的欲哭無淚)。所以從樂寶滿周歲開始,我便接手家中大廚位置,但初次進廚房實在非常非常膽怯,也沒信心能料理出什麼能吃的東西,但拜科技所賜,我愛用的「愛料理」App幫我超多忙。
 
這篇是紀錄我們搬到新家後,展開新生活的食譜紀錄,非全部都有拍照紀錄,而是一些新菜的嘗試,可供自己未來要進廚房但沒idea時參考。
 
先分享一個小小心得:進廚房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以前會看到什麼、逛到什麼食材就現場決定當天晚餐吃什麼,但這樣做常常第一個10天的預算,到第九、第十天就會搞得非常緊張,然後就隨便吃。開始新生活後,第一個改變就是,修改食費週期,改以一週為一個單位,天數不滿七天的那週,食費就可用來支付較大的食材開銷,ex:米、醬油那些(參考文章:[開源節流]理財小學習/記帳/食費/特別費/夢想實踐簿)接著就是每週規劃食譜。我覺得這樣做的好處是,食材不浪費,去市場或超市也比較知道要買什麼,不是瞎買;也因這個新嘗試,我的腦細胞可以裝下更多其他東西,不用每天去想今天要煮什麼。好處多多呢!
 

肉末燒南瓜
這道料理其實跟肉燥很像,但多個南瓜,感覺很威!
│心得│
1. 南瓜皮很營養,這樣悶煮其實也不會很久,算是一道很簡單的料理。
2. 拌飯超對味,樂寶很愛喔!
3. 南瓜不再只是做南瓜飯了......喔耶~
 
低醣~金沙南瓜
 
算是目前食譜中最費工的一道,洗鍋換鍋又多油(雖已標註低醣)。我很少做炸物的料理,但又一直想吃金沙系列,剛好南瓜一整顆可以分兩種料理,事就這樣成了!
│心得│
1. 原來南瓜這麼快熟,顛覆我對南瓜慢熟的印象。
2. 鹹蛋黃炒到看不見蛋黃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他會起泡到真的看不見蛋黃喔!好酷喔~
3. 雖好吃,但有點偏乾,感覺需要再準備個飯後飲品。
 

甜椒炒鹹皮蛋
食譜:紅黃椒各一顆切丁、皮鹹蛋各一顆切丁、蒜頭切碎,熱油鍋依序下蒜頭、紅黃椒、皮鹹蛋、一點點水,收汁即可。
這是之前在教會附近吃過的一道料理,打開便當盒看到時非常醒目,也在詢問其他媽媽作法後,嘗試做了。
│心得│
1. 很下飯,不用另外加鹽,鹹蛋已經有鹹了。
2. 拌飯很好吃。
 
什錦鮮蔬堅果
食譜:蒜炒香、入紅蘿蔔、杏包菇、豆干、香菇、花椰菜,調味後盛盤撒上花生。
其實原本想做的是這道,花椰菇菇麵筋(https://icook.tw/recipes/246091),但忘了買麵筋= =+,於是就開始清冰箱料理了~
│心得│
1. 五顏六色看起來賞心悅目。
2. 加了堅果看起來很加分,吃起來也很加分。
 
 
吮指回味 糖醋燒雞翅
食譜:https://icook.tw/recipes/235838
我不愛雞翅,所以買了小雞腿,但忘了下鍋前先搓洞,沒這麼入味。
│心得│
1. 下次記得要搓洞,記得搓洞,記得搓洞。
2. 醬汁蠻好吃的。
 
鳳梨炒蛋
食譜: 熱油不沾鍋,鳳梨拌炒,入蛋液(等同於煎蛋皮的方式),好了之後稍微拌炒再調味(鹽糖)就可以起鍋了。
這是一道酸酸甜甜的料理,是吳家的家常菜,我很愛。 過去是用一般的炒鍋放油熱鍋再放鳳梨,然後加水煮滾之後,再倒入蛋液變成滑蛋鳳梨,但是過程相對複雜。今天用不沾鍋煎,發現可以省下很多步驟喔!
│心得│
1. 改不沾鍋煮,若想做滑蛋鳳梨,就下鳳梨後先加水,再入蛋液。
2. 鳳梨還是要選擇有酸度的,牛奶鳳梨煮起來太甜,像罐頭。
 
炸醬麵
很可以做為冷凍庫常備菜!因為出外不常點炸醬麵,感覺做出來就是肉燥,只是加了豆干。經歡樂爸測試後,是炸醬無誤!呵呵
│心得│
1. 超簡單,跟肉燥一樣簡單。
2. 一次做起來,要吃時直接加熱,拌飯拌麵都很好吃喔~
 
炸麻麵
麻醬製作:麻醬3:醬油膏2:花生醬1+香油一點點+烏醋一點點,拌勻後加冷水至要的稠度。按照阿山師的教法,熱的麻醬麵較稠,冷的涼麵較稀。調好後灑上壓碎的花生。
因為太想念銀記的炸麻麵,剛好家裡有做好的炸醬,再來研究麻醬食譜,就自己做做看了~
│心得│
1. 之後可以挑戰涼麵。
2. 加入碎花生口感很加分。
3. 一定要用刀削麵。
 
味噌炒茄子
食譜:https://icook.tw/recipes/262646
茄子不再只是川燙了啦!!
│心得│
1. 這樣炒很好吃,很簡單,第一次嘗試經驗不錯。
2. 樂寶也吃。
 
薑汁豬肉♡電鍋小廚娘
食譜:https://icook.tw/recipes/256797
超簡單!跟米飯一起煮很方便,省下一道菜的時間。
│心得│
1. 可以常做。
2. 超級無敵零失敗的啦!
 
清爽馬鈴薯蛋沙拉
食譜:https://icook.tw/recipes/250775
做完才發現沒有加蛋!哈哈哈
│心得│
1. 小沙拉一整條有點太多,我只有加一顆馬鈴薯、半顆紅蘿蔔。一條的量可以做五人份!
2. 加入起司碎片很加分!
3. 也是個清冰箱料理。
 
雙菇燒雞
食譜:https://icook.tw/recipes/197927
沒雞,只有菇!哈
│心得│
1. 也是清冰箱料理,有什麼加什麼,只是做法是醬燒。(醬油+糖)
2. 按照食譜說醬油1/3碗,可能我家碗比較大,太鹹!下次用兩湯匙就好。

樂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2018/7/7搬新家,7/31清點家中財務,8/4參加節能講座後,決定要來個新生活。
 
新生活也意味著要改變一些生活小習慣,為什麼會有如此決心,除了了解到全球暖化對未來造成的巨大影響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要學習接受未來高電費的事實與提前適應未來的生活環境。
 
那天參加講座的民眾共二三十位,年紀幾乎50歲上下,聽他們分享如何在生活中節能,真是嘆為觀止。其中很吸引我注意,也很實際的,就是夏日電費單期不到$600!引發我無限好奇。她的分享是:正中午掃拖居家環境;改早上洗澡,因為可以不用開燈(有對外窗);綠化家中環境,利用森林原則讓植物圍繞居家窗台自然降溫(約1~2度)。當然我們家浴室沒有對外窗,即便早上洗澡還是得開燈,這點就作罷,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習慣,哈!另外就是,講座中也提到要畫出家中的「綠活圖」,檢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省下不必要的電費開銷。
 
 
基於以上,也為了我們家的荷包,決定「來」「過」「新」「生」「活」。
 
--------------------------------------------
先檢視我們家中的綠活表(因本人不太擅長畫圖,製表容易多了!)
 
 
可以再加強的是黃色部分,除了客廳房間隨手關燈外,熱水器部分有打算加裝定時器,可調節排氣功能。
至於唯一的紅色警戒:冰箱,有打算貼塑膠簾防止冷氣外洩,和在冰箱外標示冰箱內的東西,但還在考慮怎樣比較方便(過去開冰箱拿東西實在太方便,要改變需要一點時間啊!)
 
目前(8/18前)我們家改變的小習慣有:
 
☛把熱水壺收起,改煮熱水放保溫瓶裡備用。
 
原因:熱水壺裝滿是2L,要保持恆熱,就需要一直插電。但摸壺蓋是熱的,就知道這部分一直在散熱,要保持恆熱,其實無形中都在耗電。
 
實作心得:歡樂爸上班前會煮水泡咖啡,此時所儲存的熱開水裝在保溫瓶裡可保溫長達24小時。整個白天我們會使用到熱開水的項目有:起床泡燕麥粥、泡咖啡、睡前泡牛奶、半夜泡牛奶。整壺1000cc用不完,隔天早上歡樂爸再重新煮水。
 
每天只煮一次水,約2分鐘水滾即可倒入保溫。(我們是用過濾水),瓦斯總比電費便宜,1000cc熱水量其實很夠用。
 
☛出門前把電源關掉:伺服器、電腦螢幕、喇叭、電扇。
 
原因:伺服器是無形耗電的設備,常常摸它上面就是燙燙的,代表他一直在用電。出門後也不會用到家裡的網路等設備,所以關掉。(不是拔插頭,是用一種有個別開關鈕的延長線,或是只有一個開關的延長線也可以。)
 
實作感想:出門關電源一開始不習慣,但很快就習慣了。以前不會特別想要關,但純粹是為了省電費,也想測試看看到底能否省下電費,於是就開始了。
 
其實還有部分電源也可以關,像是電腦桌區的電源,但要研究一下這些原本開啟的電源是什麼電器,避免關到不可關的。ex:乾燥箱。
 
☛電鍋盡量不使用保溫功能。
 
原因:上次聽到講座分享,保溫功能的最耗電,ex:電熱水壺、主婦最愛的電鍋等,後來想想的確是,雖然方便但毒物專家譚敦慈也說過,其實電鍋保溫的那個溫度很容易滋生細菌。
 
實作感想:以前蒸包子饅頭或是煮飯熱菜,電鍋跳起後都不會馬上拿起放涼,想說等全部事情忙完再說。但這些食物的確是要放涼一點才能入口啊!改變這個小小的習慣後,不知道電費能省多少,但發現我們的生活不再需要等食物涼,只因為一個小動作改變(電鍋跳起後優先處理),等到要吃時已經很好入口(也不到冷掉,而是溫熱剛好)。
 
★★☆綜合感想☆★★
每家需求不同,適用於我們家的不一定通用所有家庭,此為生活紀錄,目的是建立節能小習慣與測試是否真能達到節能效果,省電方式真的很多,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不再電電吃我們三豬公囉~
 
P.S 此系列文章會持續新增,因為,我還是初學者,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啊!
 
 
 

 
 
文章標籤

樂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全職媽媽,真心覺得學習開源節流實在是太重要的功課了!趁二寶還沒出生,趕緊把習慣建立起來。這系列會記錄我搜到的小學習和實踐後感想,希望這系列分享也能幫助到想要省錢又不想逼死自己的你們V(^_^)V

清點:記帳

每月必繳的房租、水電費、電話費、保險費等固定支出,加上每天花五分鐘記下的當日支出,大約就是一個月的總支出,這筆錢必須低於自己的收入。如果超支,就需要徹底改變自己的花錢習慣。

實作記錄
記帳方式很多,我主要選擇用電腦版的「冠冕保家電子記帳本」(文末附連結),此可安排每月、每年的各項預算,它已把大項分類,但我仍可細部微調。但這是需要使用電腦操作,身為一個全職媽媽不太可能每天都有機會在電腦前操作,所以也使用手機App的哈拉money,用說的就可以記帳,等到有空檔再建檔在冠冕裡。

 

食費是最可能省下意外之財的類別

🉑️食費:七天一袋,共五袋/外食、食材費分開

使用現金袋理財,一般來說,以一星期為一單位比較恰當,也就是分成五袋。天數不足七天的那一袋,可以用來買米、調味料等支出額較高的東西。

其中餐費部分,可以分成「食材」和「外食」兩部分,這樣更容易管理。

實作記錄
這樣分,更清楚,也更自由使用。過去因為是以十天為一包,也沒細分食材費跟外食費,以至於每次要把錢拿去買外食時,總是心裡不安,擔心花太多不夠錢買食材。現在細分後,使用外食費時更自由,因為有特別分別出來,只要每餐在預算內,就能夠自由運用。食材費用也從每十天改成每七天,像建議這樣做,當遇到要買調味料或米時,精神壓力也小很多喔!

🉑️特別費:年初規劃
至於特別費,指的是非每月固定的支出,或者電腦、音響等高單價的東西。這類支出可以在年初就先規畫好,利用獎金發放,或是電腦展等有優惠的時候再購買,放在「特別費」內,也比較不會造成精神負擔。


尚未實作

🉑️夢想實踐簿
它其實還可以是「夢想實現簿」。上班族可設定一個目標,短期的、長期的皆可,例如寫上:「房屋頭期款五十萬元」、「日本自助旅遊兩萬五千元」、「LV包四萬元」、「黃金獵犬五萬元」等,或告訴自己:連續記帳半年就能去吃牛排來犒賞自己等等。

尚未實作

☆覺得重要

🉑️日本主婦儲蓄成功的要訣
 
1. 從一天花5分鐘記帳開始
2. 用現金袋做好預算管理
3. 適時犒賞自己

《記帳工具》

冠冕:http://www.crown.org.tw/web/1717072/26

手機APP:哈拉money


參考文章: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1/post/200908130002
https://mamibuy.com.tw/talk/article/84024
 

樂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