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食譜紀錄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近日很想減少料理時間,快速上桌,於是研究了常備菜,但其實成功沒有捷徑,仍是需要不斷嘗試,直至熟悉後就能越來越上手。
 
自從更新了一週菜單的表格製作,偶然在pinterest看到月菜單的表格,發現跟koan杏子媽媽(我所關注的vlog頻道)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開始紀錄工作。從六月第一天開始,我跟先生討論想以一人一份的定食概念出餐,也就是不共食,也省下公筷母匙的麻煩,一人一盤。確實記錄家人的反饋後,更容易歸納哪些可以成為我們家的常備料理,是屬我們家的口味。目前紙本記錄只有晚餐部分,早午餐跟點心基本上都很隨性(有時也蠻隨便的),但希望能把均衡飲食做到到位,希望七月開始能加入早午餐記錄,也規劃出一套早午餐常備料理。
 
以下就簡單分享表格製作與記錄方式吧!
 
一、月菜單
目標:可直接輪替前幾週菜單,大幅省下週菜單規劃時間。
記錄方式:覺得好吃或受好評的菜色畫上❤️,方便之後調整菜單。
 
2021-06-23 02_44_56-月菜單 - Google 簡報.png
 
 
二、週菜單(預備食材與採買清單)
目標:可更精準記錄購買成本與每餐使用食材量,不多買也不少買,食材不浪費。
操作方式:按預備食材表,將食材買回後一次處理,該醃的肉切切醃醃,該冷凍保存的分裝冷凍,該冷藏的分裝冷藏。
 
2021-06-23 02_48_58-2021新一週菜單 - Google 試算表.png
 

2021-06-23 02_49_55-2021新一週菜單 - Google 試算表.png

 
另還有個常備料理食譜記錄,包含ㄧ 般食譜記錄、youtube好吃料理清單、可收藏的醬汁比例記錄等,不侷限紙本記錄,善用youtube清單功能,記錄嘗試過的好吃料理,也可記錄想嘗試的料理。目標是輪過幾週後,就不需要再看食譜記錄了。
 
以下是我們家近日一人一盤的出餐狀況,也粗略分享頗受好評的菜色。做菜就是開心享受有受眾,調整出自家的口味,那就成了家的味道。

❤️番茄雞肉蛋包飯
乾煎大塊菇、川燙時蔬

IMG_E5185.JPG

❤️百菇炊飯 

酸甜小黃瓜

IMG_E5188.JPG

❤️茄汁漢堡球

德式炒馬鈴薯、四季豆胡麻涼拌

IMG_5201.jpg

❤️紙包鮭魚

日式焦糖炒地瓜、綜合烘蛋

IMG_5194.jpg

IMG_5197.jpg

❤️奶香焗燉飯

日式涼拌杏鮑菇、川燙時蔬

IMG_5199.jpg

 

樂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即是素材,也是一位全方位的導師,以你最適切的步調帶領你形塑自己的人生。自學,是一種最自然的成長和生活方式,而且最有效。」(擷取自《自學時代》)
 
猶記2018年開始記下第一筆菜單、畫下第一條分隔線,當時是為了二寶即將出生而想到可以做個菜單總表,好在二寶出生後仍能悠然自得的備料與自煮。新手廚娘的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食譜,張貼食譜,並且幫每道菜拍照好作紀錄,這樣,我就不用擔心資料庫裡沒東西、沒靈感,但沒想到二寶出生,困難的不是自煮,是這張菜單總表沒時間更新,我也沒精神體力研究新食譜。想當然爾,這張菜單總表就被我晾在一旁。取而代之的是簡易型的Evernote手機粗糙記錄,但每次在市場採買時,總得再拿出手機,有時螢幕關閉還要花時間打開,實在不是很方便。
 
去年搬回公婆家,也過了一陣子為大夥煮飯的日子,與公公配搭採買的方式,也促進我的一週菜單改版。這種上面有菜單、下面有採買清單,算是清楚方便,只是內容多、印出後字變小,瀏覽不易,總覺應該再改進,但後來也因種種因素,回歸到我只煮自己一家的餐食。
 
某夜裡,我看著過往的一週菜單,了無新意,也無法激發我任何自煮的熱情,於是上網查到某部落客的菜單規劃、採買分享,更在圖書館預約了另位部落客推薦的書。於是成就了現在的菜單模式。目前使用近兩個月,出了八份菜單,越用越順手、越用越好用。因為有另外拉出一個採買的分頁,所以採買時也能不慌不忙,不多買也不少買,清楚明確很踏實。加上那位部落客的食譜設計理念,讓我能很容易就設計出,不會花太多時間,一切都感覺非常良好。
 
以下就來介紹這四年來的菜單演進、我搜尋到的部落格,以及那本讓我往前跨一大步、重拾自煮熱情的好書吧!
 
一、2018菜單總表
2021-04-30 16_19_50-料理大全 - Google 試算表

二、2020年後半與公公配搭的一週食譜

2021-04-30 16_38_52-[一週食譜] - Evernote

三、2021年年初,渾噩的自煮隨意紀錄

2021-04-30 16_12_16-[一週食譜] - Evernote

四、2021年3月28日啟用的新一週菜單&採買單

2021-04-30 16_16_44-2021新一週菜單 - Google 試算表

2021-04-30 16_17_02-2021新一週菜單 - Google 試算表

★自煮生活:http://2016cnl.blogspot.com/2016/05/blog-post.html?m=1
★推薦書《療鬱廚房》暴躁兔女王著
★另有暴躁兔女王的部落格 https://librapeace.blogspot.com
 
結語:
隨著生活的改變、孩子漸長、我對廚房的熟悉度增加,搬家後先生抵家時間改變、市場的適應熟悉度、大家對每次餐桌上食物的接受度,我慢慢了解家人的口味,投其所好的前提下,我開始抓到滿足家人(包含我自己)的胃的方向,然後用最適合的時間作出料理。我所花的每分鐘,都很寶貴,因為一天只有24小時,投入的時間過猶不及都不好,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特別是在事前規劃菜單的事上──雖然每天煮,看似忙碌,卻是滿足又健康。
 
近日還有研究鐵鍋與油品,有機會再整理分享。
 
 
文章標籤

樂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